鄭州都市圈正式晉級“國家隊”
河南手機報記者 閆文瑞 實習生 劉曼玉
10月27日,在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鄭州都市圈新聞發布會上,河南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、副主任夏志勝介紹,近期,《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正式獲國家發展改革委復函,成為全國第10個獲得復函的都市圈規劃,標志著推動鄭州都市圈建設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。
實施|推動都市圈規劃體系落地
堅持通盤謀劃、一次編成,圍繞形成統一規范、銜接高效的規劃體系,統籌抓好各類規劃編制工作,推動以鄭州都市圈發展規劃為統領,以鄭州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,以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市域一體化發展、新階段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高質量發展、鄭開同城化發展等重點區域規劃,以及都市圈交通、產業、公共服務、水利、能源、生態等專項規劃為支撐的“1+1+3+N+X”都市圈規劃體系并推進落地實施。
提速|基礎設施同城同網
加快實施鄭開城際延長線、鄭開同城東部供水、陜電入豫等重大基礎設施工程,推進交通、水利、能源等基礎設施內外聯通,構建系統完備、高效實用、智能綠色、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,全面提高服務能級及區域資源調配供給和應急保障能力。
提檔|科技創新策源協同
積極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,支持嵩山、神農種業、黃河等省實驗室加快發展,深入實施創新人才引育工程,統籌科技創新、產業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,推進創新鏈、產業鏈、供應鏈、要素鏈、制度鏈共生耦合,加快構建“中原科技城、中原醫學科學城、中原農谷”三足鼎立的創新發展格局,搭建開放型、網絡型、融合型區域協同創新體系。
提質|產業發展分工協作
以市場需求和產業專業化分工協作為導向,突出新產業新業態培育和未來產業前瞻布局,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和優勢產業核心競爭力,培育高能級制造業生態圈,共筑現代服務業和消費新高地,積極發展高效綠色農業,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,引導都市圈內城市產業合理分工和錯位發展,構建高質量現代化產業體系。
提效|對外開放協同共興
堅持內外聯動、量質并重,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,深度參與共建“一帶一路”,主動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,實施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三期擴建、鄭州南站等一批重大項目,推動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“二次創業”,積極推進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,構建全方位開放合作新格局,打造輻射全國、鏈接全球的中部地區開放高地。
提優|生態環境共保聯治
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,推進黃河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,強化自然保護地建設,增強山地屏障和平原生態功能,實施生態廊道成網、山地屏障提升、平原生態涵養工程,加強環境污染聯防聯控,建立健全生態環境協同建設保護機制,持續推進生產、生活方式綠色轉型,加快打造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態環境體系。
提品|公共服務普惠共享
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推進城鄉和區域公共服務品質化提升、均衡化發展,深化公共服務區域合作,加快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,實施職業教育提質培優、養老服務提檔升級等公共服務重點工程,加強教育、醫療、就業等重點領域政策協同,打造便利共享、宜居宜業的高品質生活圈。
創新|發展綜合配套改革
以實施創新發展綜合配套改革為突破,加快土地、人力資源等要素市場一體化改革,持續提升營商環境競爭力,健全跨區域利益共享機制,強化改革舉措系統集成、協同高效,推動各項改革試點在都市圈先行先試、集中落地。同時,加快完善科學決策、協調推進、督查落實、聯絡溝通的常態化組織協調機制,構建領導小組決策統籌、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落實、省直有關部門對口指導、都市圈城市具體推進的工作體系。